在全球金融市場中,美聯儲的利率調控體繫始終是市場關註的焦點。要深入理解這一體繫,除了關註其當前運行機制外,更需要回顧其歴史演變。本文的第一部分將探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美聯儲的利率走廊繫統,為後續的分析奠定基礎。


利率走廊繫統概述

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,歐美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普遍採用利率走廊機制來調控市場利率。這一機制的核心是通過設定一個利率上限和下限,確保市場利率在這一區間內波動。利率走廊機制不僅可以穩定市場預期,還能增強貨幣政策的透明度與可預測性,從而提高政策的有效性。
詳解美聯儲利率調控體繫(一)

具體而言,利率走廊的上限通常由央行嚮銀行借出資金的最高利率決定,這一利率通常是銀行嚮央行借款的成本。下限則由央行對銀行存入的超額准備金支付的利率決定。這兩個利率形成了市場利率的波動範圍,使得市場利率難以超出這一區間。


以歐洲央行為例,其利率走廊體繫更為典型,上限為邊際貸款利率,下限為存款利率。當市場利率接近上限時,銀行更傾嚮於從央行借款;而當市場利率接近下限時,銀行則傾嚮於將資金存入央行。這樣的安排使市場利率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,減少了央行幹預的頻率和力度。


2008年之前美聯儲的利率控制體繫

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,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是美聯儲調控市場的核心工具。聯邦基金利率反映了銀行間隔夜拆借資金的成本,是衡量銀行間資金流動性的重要指標。通過調整這一利率,美聯儲能夠影響銀行的融資成本,從而間接影響整個經濟體的消費、投資與整體經濟活動。
詳解美聯儲利率調控體繫(一)

值得註意的是,美聯儲在當時的利率走廊體繫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一定的獨特性。其上限利率為再貼現窗口利率,即美聯儲嚮銀行提供貸款的利率。然而,不同於典型的利率走廊體繫,美聯儲在當時併未設置一個明確的下限利率,因為美聯儲對銀行存款准備金不支付利息。這意味著理論上的下限利率接近於零。


盡管如此,美聯儲仍然能夠通過公開市場操作,即買賣國債,來調控市場利率,使其圍繞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波動。公開市場操作的有效性在於,當時銀行在美聯儲的准備金規模相對較小,因此在資金緊張時銀行更傾嚮於求助於美聯儲,從而確保上限利率的有效性。


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變化

2008年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體繫產生了深遠影響,美聯儲的利率調控體繫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化。為了應對危機,美聯儲不僅實施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,還引入了超額准備金利率。這一新工具改變了銀行在美聯儲持有的准備金的性質和規模。


在金融危機前,銀行在美聯儲的准備金規模約為100億美元,而到2009年初,這一規模激增至8000億美元。即便在美聯儲啟動加息和縮錶兩年後,准備金余額仍然高達3萬億美元。這一變化不僅提高了美聯儲控制市場利率的能力,還顯著改變了其操作方式。
詳解美聯儲利率調控體繫(一)

通過引入超額准備金利率,美聯儲能夠在不頻繁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情況下,更有效地控制市場利率。這一新的利率走廊機制,不僅包含了再貼現窗口利率作為上限,還加入了超額准備金利率作為下限,構成了一個更加穩定的利率框架。


結論

綜上所述,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美聯儲利率走廊體繫雖然相對簡單,但在當時的市場條件下錶現出較高的有效性。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,美聯儲被迫調整其操作手段,引入了新的利率工具,從而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。理解這一體繫的演變,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,也為分析未來的經濟政策走嚮提供了重要的參考。



声明:

本文由AAA LENDINGS编辑整理,部分素材整合自互联网,本文不代表网站立场,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



阅读原文 阅读 80





Quick Quote